黄建明实战案例专栏 | 【案例95】我们在荷兰的所见所闻+ 查看更多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把我们以前对待手工电焊条罚款条例应用焊丝上也是可行的方法,让所有参与焊接的人都知道药芯焊丝只能在受温室控制下使用的。
我相信只要做到这些要求,那么「超级延迟裂纹」肯定是不会再出现了。


温馨提示:
本系列专栏案例均在夏紀真老师的网站发布过,经作者本人修改和补充后,由本公众号发布,以满足当下年轻人互联网浏览习惯。
#
实战案例专栏 / 案例95
2010年我们受国内某检测公司委托前往荷兰为他们建造的船用吊机的焊缝做第三方检验。
荷兰A公司在中国某地完成建造用船拖回荷兰后,在抽查时却发现焊缝有严重超标缺陷,并出示第三方NDT公司的检测报告发现大量的未焊透、未熔合、夹渣、气孔和裂纹等严重超标缺陷,最特别的是焊缝表面不用做任何NDT检测都能用肉眼看到「横向裂纹」。
一再要求建造公司派人前去解释和处理,由于种种原因以及办理护照困难等建造公司没有派人前往。
最后A公司将吊机上其30米直径的上部环向焊缝整个切割下来,并且重新制造个新的安装上去,将这重新建造的费用以及延误最终业主的使用所带来的损失,全部要求由建造公司负责全部赔偿,初步要求赔偿1000万欧元。
面对这么大的索赔公司急忙想办法解决,检测公司是负责该项目的全面检测责任的公司,必须责无旁贷地站出来解释焊缝质量问题,把所有的检测报告拿出来查核,所有报告是全部合格的而且有第三方DNV船级社以及业主驻现场代表的签署。
在国内建造时是合格的啊?!为什么到了荷兰就不合格了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否真的是质量出了问题呢?
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公司找到我们,因为我们香港人前往荷兰是不需要办理签证手续的随时可以前往,而且我们所持有的国际认可检测资格对方也是承认的。
我们两人很快地带上超声波和磁粉探伤仪器前往荷兰了。
当我们到达荷兰A公司后,与对方交涉并告诉他们我们是代表建造公司派来的第三方检验公司,我拿出他们其中的一份检验报告,指出其中有一段在他们的检测报告中说,有三处超声波检测发现有未熔合缺陷,却在船级社DNV、业主、A公司、以及MME检测公司的人员旁证下,用碳弧气刨挖掘后只看到小气孔并没有见到未熔合的大缺陷,这可是他们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自己出的报告啊?!
我告诉,他们我们作为第三者看到您们在自己都无法验证的情况下,强行将构件切割下来,然后还要向对方索赔都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事,更何况我们的客户建造公司肯定对您们的检测结果有怀疑。
A公司的高级项目经理也觉得奇怪,不知我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开始抗拒我们,说在没有得到建造公司的书面通知时是不会安排我们到现场检测的。
在等待建造公司的书面通知时,我要求他们可否先提供之前的全部检验报告,特别是磁粉检验报告和有裂纹的图片给我们看看,他们很配合分别用打印和用电脑抄录给我们。
最后建造公司用电邮告诉他们说明我们的来意,是作为第三方验证检验结果的,他们才同意我们到现场进行检测工作。
我们在详细查核其所有的检测报告后,我们要求在他们把直径30米的上环焊缝已切割下来成17段的焊缝里面,从中找出三段有代表性的焊缝来复检。
当然也包括其中有一段在他们的检测报告中说,有三处超声波检测发现有未熔合缺陷的。他们最后没有反对,任由我们抽查。
在我们抽查的全过中程他们安排了当地一家第三方检测公司,也就是之前全面检测出很多缺陷的NDT检测公司(MME)。
我们在第一天做磁粉检测发现表面裂纹时,并没有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多。
我就问对方的一位年青的检测员,为什么不像他们报告上说的那么多裂纹?他说可能是打磨过将一些表面裂纹打磨去了。
在他们碳弧气刨挖掘过的三个位置,我们用磁粉检测也未见任何缺陷。
第二天我们再继续做超声波检测,MME公司的总经理(有III级证)亲自来与我们核对检测结果,我告诉他昨天的磁粉检测我们并没有发现大量的裂纹,他很不高兴地说,这几段当然没有那么多裂纹,其他段肯定有更多裂纹,说着他马上安排工人用吊机从已切割下来的断件中找出一段来,然后指着一个曾经挖掘过的焊缝位置,要我们用磁粉检测,我问他为什么挖掘这么大块,他说拿去做金相检测了(也就是我们之前看到过的金相检测报告横向裂纹)。
我就在这段已经挖掘过的焊缝开始向右延伸约两米长度进行清理焊缝表面然后做磁粉检测,结果让我吃惊地看到在己挖掘的焊缝两端有两条横向裂纹,全长两米的焊缝共有7条横向裂纹2条纵向大裂。
看到这情况我无话可说了,对方马上摆出一副得势不饶人的气势向我们攻击,他们很讨厌中国,不断地说中国制造都是垃圾,贱价格!贱质量!(cheap price !cheap quality)……。
超级延迟裂纹
晚上回到酒店我们详细地翻查看这家公司之前的检测报告,我发现他们的检测报告在2010年1月12日至15日做磁粉检测的时候,只在950-1060mm处发现10条横向裂纹。
对方是具有III级专家人员亲自下手做检测的,以他的技术和经验是不可能漏检的。
我们再仔细查看他们其中二份有代表性的超声波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第一次检测日期:2010年2月22日; 缺陷长度是:300mm。
检测报告第二次检测日期:2010年3月24日; 缺陷长度是:520mm,260mm。
同一位置二次检测的结果都不样,第二次检测时的缺陷长度要比第一次大。
焊接缺陷中未熔夹渣是不可能变大的,只有裂纹才会随着应力和时间扩大。
第二天早上我们再次到现场进行超声检测,我见到MME公司的那位III级人员的总经理,我把他之前的报告拿出来给他看,然指着昨天发现的7条横向裂和2条纵向裂纹,问他为什么当时没有看到?
他一看,急了赶紧向我们借电磁轭和磁粉重新再做一次我们昨天检测的裂纹,还用钢尺来刮裂纹痕迹怀疑不是裂纹,又再重复做了几次,裂纹的痕迹却是清清楚楚的再次显示出来,这下他不敢再出声了。
我看他下不了台就问他在荷兰有没有见过这么多横向裂纹,他说很少见多数是用碳弧气刨返的位置容易出现,所以在返修时一定要有一个好返修程序(REPAIR WPS),尽可能不用碳弧气刨,然后他指着我们正准备进行超声检测的焊缝说,这种宽窄不一的焊缝肯定是返修过的。
我们没有再延伸做下去,返回到抽查的三段焊上的其中一段做超声波检测,在校验仪器的灵敏度准备开始工作时,他抢夺着我同事的探头然后在参考试块上对比下灵敏度,与此同时他的员工也拿出仪器来作对比校验,生怕我们的灵敏度校验有错。
由于这个项目是按ASME标准签署合同的,尽管是不合理应用在这普通钢结构上,但是也得遵守合约精神按ASME标准执行。
根据ASME标准的要求用同一被检工件的材料钻上不同深度的横通孔,按母材厚度70mm用直径4.8mm的横通孔做DAC曲线,来荷兰之前我们就通知对方要求他们提供同被材相同的参考块,所以用他们提供的对比试块,然后再作表面及材质补偿灵敏度校验,他对比之后找不出任何问题。
对他这种粗鲁的行为我们当然是不高兴的。
但是,我们没有理会他,开始做超声波检测,在头一段约一米多长的焊缝扫查时我们看不到任何缺陷回波,T型对接焊缝厚度70mm,图纸上看到是K型坡口两边对称设计是45度。
我们用的是2MHz 45度横波斜探头,分别从两侧扫查如果有未熔合缺陷是很容易看到的,可这一段真是漂亮极了,看不到任何缺陷回波。
我可高兴了!
这让我想起1997年我们在为香港一栋商业大楼近两万吨钢结构焊缝检测就快完工时,有位自称为焊接专家的老外,用超声波抽查我们已检测合格的焊缝时说所有的焊缝全部不合格,我问他是什么缺陷。
他告诉我是显微裂纹(Micro Crack),我问他显微裂纹在焊缝的什么位置,他说在热影响区(HAZ),而且说是所有的焊缝都有显微裂纹,要求一个已经即将完成的50层高楼全部拆除重新建造。
这下可把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给吓坏了,所有的焊缝都有裂纹,这还得了。
顾问公司马上安排英国真正的专家来了,在现场开大会有业主代表、顾问公司代表、承建商还有这个所谓的第三方焊缝专家。
大会开始英国专家首先问我怎么看他的检测结果,我站起来用手指着那位焊缝专家笑着说:“他是超人!他能够用超声波看到焊缝中的显微裂纹,对不起!我只能看到宏观缺陷,而且根据验收标准有些小缺陷我们是放过的,但是,我保证我们的检测结果是合格的,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能他看到显微裂纹。”
我刚说到这里那位烽缝专家他很自信地抢着说:“当然啦!就是有显微裂纹。”
我更很自信地对着那位英国来的专家笑着并用手指着那位焊缝专家,意思是您看看他到底是懂不懂超声波啊!尽在不言中。
英国来的专家很高兴地对我点点头说: “好了!好了!你可以走了!没你的事了。”
我说:“谢谢!"就收拾档准备离开会议室,那位焊缝专家却指着我问英国专家说 :“为什么要放走他?”
英国专家用手示意他不要再多说了。冒充专家真是给外国丢人!
我对那位年青的检验员说在香港曾经有个外国人在抽查我们已经检验合格的焊缝时,他把超声检验灵敏设置得太高,错误地把焊缝热影响区的固有信号当着显微裂纹(micro crack),而且说是所有的焊缝都有显微裂纹。
我问您们之前是否把灵敏设置得太高把焊缝热影响区的固有信号当着裂纹。
这位小伙子不急不慢地说您们继往下来扫查看看再说,当我的同事扫查离开这头一段一米多长时超声波仪器的荧幕上却突然地出现强烈的反射回波,而且是按住探头横向推移时这反射回波不断。
这下我傻了,急忙抢过探头来亲自扫查,发现这反射回波强而有力而且游动范围大而宽,回波高度远超过直径4.8mm横通孔的DAC曲线,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未熔合反射回波。
然后我们1:1作图发现却不在坡口上,若是原坡口是按标准45度来按图解释应该在母材上,母材上有这么强的反射回波那很有可能是裂纹了!
未熔合和裂纹的反射回波基本上是一样的,我们只能从坡口的位置来判断,在坡口面是未熔合,在母材上就是裂纹,裂纹是不轻易出现的,我们做检测的在不肯定的情况下是不会轻率地判定为裂纹。
我们只好先怀疑可能是经过碳弧气刨返修过,又或者之前开的坡口角度小于45度。全长6至7米只有头一米是完美的。
MME公司他们这时也拿出仪器扫查,同样看到强烈的缺陷反射回波。
两家公司一对比在事实面前我们无话可说了。
在同一条焊缝上我们看到焊缝的表面宽度是很不一致的,从35MM到70MM离远看就像莽蛇肚子里吃了东西不规则地宽窄,正常应该是45MM至50MM的,很明显肯定是返修过的,而且是多次返修过的痕迹。
可是我们翻查之前检测报告却没有任何返修记录。
其他两段的结果也一样断断续续地出现未熔合、夹渣和气孔缺陷,与他们的报告大致相同只是我们发现的并没有那么连续和长。
而他挖掘看不到缺陷的三个位置我们仔细地再扫查和作图分析后,发现是他们超声波定位不准确挖掘时偏离了真实缺陷的位置,这是由于年青的检测员和遇上没有挖掘经验的焊工,所以看不到未熔合缺陷,只要稍为偏向左下方挖掘一点点就能看见缺陷了。
可是他们却在报告里如实写出没有看到缺陷的结果,造成自相矛盾的结果来,这要是我们中国人肯定不会如实写出来吧?
这就是他们可爱的文化「不隐瞒任何错误」。
我看着这位只有27年岁与我儿同年龄的小伙子问他 :“这份报告是你写的吗?”
他点点头说:“是的!”
我问他:“你知道为什么超声波发现有未熔合缺陷,却又挖掘不出缺陷来呢?”
他摇摇头说: "不知道。”
真是纯朴可爱。
我作图画出缺陷位置告诉他,只要向左下方稍为再挖一点就看得见了,然再指着其他一个位置,是他们挖掘过而且做磁粉探修留下的痕迹,我用手指出告知他这条直线波浪纹就是未熔合缺陷,他这才明白什么是未熔合了,并且很高兴地谢谢我,看得出他的实际经验是不足的。
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
我在荷兰见到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高级项目经理、QC工程师和一位黑人焊工。
第一个是项目经理全权负责这个项目,独当一面从管理工作和各种有关技术他都能现场指挥和详细解释,我向他请教「延迟裂纹」问题时他告诉我,荷兰这个地方是低过海平面的,北面是从北海吹过来海风又冷又湿,背后是德国雪山溶化雪水从山上冲下来,全年天气相对湿度都是90%至100%,几乎每天都是在大雾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焊接,首先要做到的是保持一个干燥的环境,所以要用塑料布做成保护罩,将整个构件罩起来要保证做到,防雨、防雪、防风、防露水和防潮湿,做到就像室内一样的环境,焊接之前必须根据WPS规定的温度预热,达到温度才能进行焊接,焊工必须持有对应的资格证书,所有的焊丝在真空包装开封后必须在24小时内用完,超过24小就不得再用,中吃饭或休息时从焊丝的防水罩中取出放入干燥箱内。
通过这次荷兰之行我才知道我们国内的项目经理只是个「项目联络员」。
难怪开会时老外和我们都感到奇怪,怎么对技术问题是一问三不知。
后来才知道荷兰的这个项目经理也是为了对付来自中国的项目经理才刚刚升级为高级项目经理。
第二个是QC工程师带我们上到船上现场视察,当我看到一部半自动焊机上有个装焊丝的塑胶罩壳,我马上上前用手向里一探却是空的什么都没有。我感到奇怪?
我就问他:“为什么里面没有焊丝?"
他说:“现在是中午吃饭时间焊工把焊丝取出来放到干燥箱里了。”
“是用红外线的干燥箱吗?"我问。
他说:“不是!只是普通的电热,中午吃饭或者长时间不用就暂时放入干燥箱,焊丝真空包装开封后不管是否放在干燥箱里超过24小时就不得使用。”
听他这么一说让我们感到震惊,在香港在中国我们从未听说过啊!有这么严重吗?
从船上下来他用他自己的车带我们到达一个船厂空置厂房内,我们看到在地面上排放着17段他们切割下来的焊缝和两条刚刚焊好的焊缝还有三条已弯曲好的钢板,他告诉我们:“这三块钢板是被他拒绝的!”
我问他是什么原因呢?
他指着钢板面的粉笔英文REJECT WRONG BEVEL !!!拒绝!坡口错误!!!
原来是K型坡口弯曲弧形后发现后两边坡口不对称偏差超出他们的要求而判废,这要是在我们中国怎么会是问题呢?
我们还尽可能地要求大钝边小坡口呢,什么对称不对称。
他解释说这么厚的钢板K型对接焊缝要控制好弧形的弧度要靠焊缝来控制,两边对称才有足够的条件通过两侧交替焊接来控制变形。
而我们只想到尽可能减少焊接量提高效率,却会失去了整体控制变形的作用,难怪我们的焊缝总是要用打火来较正工件啦!
后来在总结会上我看到他提供的照片中看到,他们是分段来焊接将组装好的T型环焊缝反过T朝上用夹具固定在胎架上,在地面上1:1弧形放样图线并从上向下吊铅垂尖对准地上画线,看着这个吊铅垂按焊接工程师之前估计的顺序交替地从两侧进行焊接,这样才可以较有把握地控制变,能按要求的形状焊接出来。(我们以前在广州某船厂做香港的一个工程中,需要将直径800X50MM厚的钢管一节节焊接起来成圆弧形就是这样做的),尽管是这样控制焊接变形仍有两条已焊接好并且第三方NDT检测合格的也被他判废了。
我们看到两焊件上用粉笔写的英文字DISTORTION!!!变形!!!超出他们的标准要求。
这要是在中国谁敢说拒绝啊!本来就时间紧迫赶工期,第三方NDT检测都合格了,你他妈地自己人却拒绝!!变形了打火打回来不就行了吗!?材料丢了!时间也丢了…...。
可是人家老外就是这么认真抓质量,完全没有人情可讲!也没有人反对他这么做,也没有人说他阻碍工程进度。
这就是我在荷兰看到的一位QC工程师。
第三个是在船上我见到一个黑人焊工正站在已经焊接完成的位置收拾焊接工具,我上前去问他这部焊机平时保养维修是谁负责(HOUSE KEEPING),他用手指着自己说:“是我。”
我指着焊丝盘上用记号笔写上日期和时间问他是谁写的,他用手指着自己说:“是我。”
我问他 : "焊丝干燥箱呢?”
他指着附近一个铁箱给我看,我看到一个是非常普通的铁箱上面英文字写着“HEATER”。
我看到在焊缝边缘的母材上用白色记号笔划出每一道道焊缝的排列顺序和接头处成45度倾斜组合形状的图形问他是谁画的,他说 : "焊接工程师。”
其他焊接参数和预热温度等他说:“WPS焊接工艺。”
我看到焊缝两侧用磁铁吸住两排电热板正烘烤着焊缝,我感到奇怪不是已然焊完成了吗?为什么还有加热板,正想问他的时候QC工程师走过来说,是保持焊缝缓慢降温防止氢裂的。
我们还看到他们用的焊丝是很小卷的大约5公斤装,是用铁枝做的焊丝盘,即可环保循环再用,又可方便放在干燥箱内不受温度影响变形,重量少这样就容易控制在24小时内保证用完而不浪费。
我看到这个英文并不流利的黑人焊工,我想他可能是来自非洲的「新移民」吧!与我们的农民工比较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们的焊接水平并不比我们的焊工好,也肯定没有我们的农民工那么肯吃苦,可是人家在舒适的焊接环境下人家轻松自在地按WPS焊出好质量的焊缝。
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是要求焊工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焊机和焊枪的平时维护工作,焊丝的监控由焊工自己解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是我们质量控制链中一个重要的「链」呀!
我们的焊工会维修焊机吗?焊机焊枪就像士兵的枪炮,枪炮都坏了又怎能打胜仗。
我想如果每一个打磨工、装配工、焊工、以及跟班检验员都能做好自己份内事,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焊接问题了。
总结荷兰之行
同样的设计、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CO2气体保护药芯焊接方法,人家就没有横向裂纹,而且荷兰的天气自然环境比我们更潮湿更寒冷更糟糕,他们却做出好质量的焊缝,说明他们是从源头控制,把每一个细节落实到每一个参与的工人身上。
从管理层开始首先提供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人在里面要感觉到舒服和安全,蒙古包要做到透光不透视、透气和自然排除烟雾灰尘,并且能保证做到防风、防雨、防雪、防露、防潮等功能,白色塑料布做的蒙古包配上标准化的钢管架是可以无限制地重复使用,即方便又环保,相对来说应该是很便宜的。
焊接工程师或者QC检验师(我个人认为用焊接工匠师或者经培训过的焊工领班来做也是可行的)下现场,在焊接之前将如何进行焊接顺序和每条焊道排列详细用图示在现场焊缝旁,让焊工明白能跟踪进行焊接。
每一个焊工要进一步培训下,应该有能力做平时简单的检修维护工作,始终保持焊机在最好的焊接状态,准备焊接之前应该有能力检查坡口的组对、是否需要预热、焊丝开封日期和时间记录、焊接空间是否足够、是否安全等等并且能胜任焊接工作。
我对高级项目经理说您们有委托第三方船级社和您们自己的代表全程监督并且签署合格证明的啊!
为什么回到荷兰后才发现问题?
他亲口向我承认他们派驻中国的代表不称职,为了省钱派出人员是不熟悉焊接的。
90年代之前国内还没有CO2气体保护药芯焊接方法,都是用的手工电焊条,为了防止冷裂纹。
低氢电焊条要求烘焙和全程保温,这是所有从事焊接的人共识,而且抓得很严。
我曾经看到建造车间大门上贴着一张罚款通告,说有位焊工因为保温筒的电源线夹松脱,没有及时接上使温度下降低于80度的保温要求,被检测人员发现,结果是全厂出通告批评和罚款人民币100元,当时的工人才几百元一个月。
在那个年代我们是严格地执行焊条守则的。
可是现在对待药芯焊丝呢?却没有人知道它比电焊条更严格才对。
其实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更加「娇生惯养」,它应该只能是在「温室」里使用的焊丝,稍不注意它就会出现大量的横向裂纹,而且有时候是超级延迟的,交了货才出现。
请看以下焊丝厂给我们的焊丝使用和储存要求,其中一个要求是开封后超过24小时就不得使用,在露天有风、有雨和潮湿的环境下焊接焊丝要求装入一个有防水性能的塑胶罩内,中途不用时应存放在干燥箱内,它开封后的使用寿命只有24小时,可是在中国我们有谁去理会它,早就已经死亡了我们仍旧是「死马当活马」来用,不产生裂纹才怪。
药芯焊丝现在能够在国内大量生产了,因为它的生效率高和容易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地接受,更多焊接行业大量使用,如果我们不小心使用它将带来更大的损失。
理论上它的含氢量应该但低于电焊条,属于超低氢焊丝,可是它受潮后不能像电焊条那样可以通过用电热箱烘烤干燥,它是无法烘烤干燥。
它是很容易吸潮的因为它的结构和药芯成分使它就是吸潮的,卷管做成无论它有多致密也是有缝隙的,再加上药粉是干燥的受到潮湿气氛时就像毛细管作用吸入,与我们做渗透探伤的原理一样。
潮湿无孔不入,这点焊材厂是知道的,老外是明白的,所以他们都知道开封后24小时内必须用完全,还得在有防风、防雨、防潮的塑胶罩住来使用,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横向裂纹。
我们可以这样来比喻焊丝,我们吃新鲜的海鲜,当天吃是很好吃的,如果吃不完放过夜,也没有及时放入雪柜,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第二天剩菜很快地变坏了,这个时侯我们把它吃进肚子,肯定会拉肚子了。
焊丝也一样!超过时间和受潮的焊丝再强行焊接肯定会产生裂纹的啊!
所以,我们只要按照它的「脾性」在「最新鲜」的时侯去享用它,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样即保持了高效益又保障了质量,何乐不为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挂牌和国产化生产的焊丝质量我们要小心选择。
我曾经参观过一个外国品牌的焊丝厂家,全部由国内人来控制生产和质量控制,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为了省钱她们就「改配方」(其实就是偷工减料),使出厂的焊丝仅仅达到标准的最低要求,而且是在厂内最好的条件下焊接的。
工厂生产时不严仅地控制生产环境,在一个没有严格温度监控车间进行生产和包装。
可以夸张地说出厂的时侯已经受潮了。
这样的焊丝能用吗?
我们要挑选一些可靠的厂家直接取货,减少中间商转手或中途包装受损受潮。进货时根据批号抽查试验焊丝的各项性能。
把我们以前对待手工电焊条罚款条例应用焊丝上也是可行的方法,让所有参与焊接的人都知道药芯焊丝只能在受温室控制下使用的。
我相信只要做到这些要求,那么「超级延迟裂纹」肯定是不会再出现了。

关于作者

黄建明,长期从事在役无损检测技术工作近40年。任职于香港安捷材料试验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应用物理(无损检测方向)”本科专业兼职教授。美国焊接学会会员,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暨无损检测分会理事。英国焊接和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发证章程(CSWIP)焊接检验督察,英国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发证章程(PCN)II级焊缝射线照相评片员,美国焊接学会(AWS)高级焊接检验督察,AWS焊接导师,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NT)NDT检验师-UT、RT、MT、ET III级(高级)技术资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RT、UT 3级(高级)技术资格。
联系方式:
邮箱:kmwong@aes.hk
公司:香港安捷材料试验有限公司
/ END /
本公众号将会持续分享黄建明老师的实战经典案例,欢迎订阅,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