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明实战案例专栏 | 【案例74】奥氏体316不锈钢管焊接后就导磁了?+ 查看更多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所以我告诉朋友不要轻率地用永磁铁来吸附的方法来分辨奥氏体不锈钢。他说幸亏先问了您否则真不知如何向承商解释呢。
最后,我想在此提醒各位做验收的朋友,这种轻率的行为是不会有前途的。


温馨提示:
本系列专栏案例均在夏紀真老师的网站发布过,经作者本人修改和补充后,由本公众号发布,以满足当下年轻人互联网浏览习惯。
#
实战案例专栏 / 案例74
我的一个香港朋友在国内某大型炼油厂代表厂家做QA/QC工程师时,有一次他在巡视工程时看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焊缝表面出现锈痕,而且有些焊缝出现紫黑色,他觉得奇怪?
他回到办公室拿了几个黑板上用的永磁铁(红色的)再到现场,往焊缝上一放马上永磁铁给吸住了。
奥氏体不锈钢应该是不导磁的啊!
所以他认为生锈就是用错了焊材。证据确凿这是「偷工减料」的行为!必须立即制制止。
他在准备起草一封信建议取消这项工程的承建商资格时,突然想起我,立即打电话给我……。

(图 1)

(图 2)
看到这些图片后您会怎么做?请问为什么焊缝会生锈和导磁了呢?奥氏体316不锈钢管焊接后就导磁了?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铁素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常常需要形成一定数量δ相铁素体(4%~12%),以防止焊缝产生凝固裂纹(热裂纹)。
这种磁性的产生是为了防止温焊接时产生裂纹,在焊材中加入铁素体原素(FN),而且含量越高,磁性反应越强。
AWS D10.4这个标准中有详细的解释。
(AWS D10.4:1986(R2000)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WELDING AUSTENITIC CHROMIUM NICKEL STAINLESS STEEL PIPING AND TUBING (建议大家好好看下这个标准)
另一方面与加工工艺有关,强烈的冷变形会产生形变马氏体,而马氏体材料特性体现的是略带磁性。
一般马氏体随变形量的加大而磁性增大,也会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另外不锈钢焊接时切忌温度过高,因为会使其化学成份破坏降低了其防锈性能。
变成紫黑色就是温度过高的现象,焊接电流过大填充量过大都是造成温度过高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金黄色略带蓝色的。
美国AWS还有一套颜色对照图专门用来奥氐体不锈钢焊缝验收的。D18.2:2009 GUIDE TO WELD DISCOLORATION LEVELS ON INSIDE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TUBE (SMALL & LARGE)
表面生锈是因为用了钢丝刷或含铁的砂轮打磨造成的,同时奥氏体不锈钢是不允许与碳钢接触的。
焊接后必须做酸洗的钝化处理。
我有个客户在焊接一个扶手拦杆后很快生锈了,而处的位置是是远离海边的,与氯离子无关。
这是因为焊接时的高温将不锈钢表面铬膜破坏了,其碳化物在表面产生的锈蚀,这是很常见只需要用酸洗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见图3,图4)

(图 3 在焊接的位置很快生锈了)

(图 4 酸洗(钝化处理)光亮如新)
我告诉我的朋友我在香港还遇过一位香港政府的工程师也是这样用永磁铁方法分辨奥氏体不锈钢,他看到焊缝变得导磁后就一口咬定承建商「偷工减料」,告诉他上司准备控告承建商时,承建商把我找去解释,因为焊接工艺和检验是我做的,我告诉政府官员除了特殊要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后不允许导磁外,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后多少会有点磁性的了,这是有意在焊材中加入了铁素体成份(FN),是为了防上焊接高温时产生裂纹的。
反过来说不导磁还不行呢!
因为焊接后还要测量其磁性(FN)的大小呢。
我把AWS A10.4:1986交给他看,看完后这位工程师哑口无言无话可说了,在承建商面前裁了跟头,还被他的上司狠狠地训斥一番。
所以我告诉朋友不要轻率地用永磁铁来吸附的方法来分辨奥氏体不锈钢。他说幸亏先问了您否则真不知如何向承商解释呢。
最后,我想在此提醒各位做验收的朋友,这种轻率的行为是不会有前途的。

关于作者

黄建明,长期从事在役无损检测技术工作近40年。任职于香港安捷材料试验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应用物理(无损检测方向)”本科专业兼职教授。美国焊接学会会员,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暨无损检测分会理事。英国焊接和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发证章程(CSWIP)焊接检验督察,英国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发证章程(PCN)II级焊缝射线照相评片员,美国焊接学会(AWS)高级焊接检验督察,AWS焊接导师,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NT)NDT检验师-UT、RT、MT、ET III级(高级)技术资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RT、UT 3级(高级)技术资格。
联系方式:
邮箱:kmwong@aes.hk
公司:香港安捷材料试验有限公司
/ END /
本公众号将会持续分享黄建明老师的实战经典案例,欢迎订阅,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