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明实战案例专栏 | 【案例59】什么是《偶然》、《必然》和《想当然》?+ 查看更多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正如珠海北京理工大学游泳院长总结的那样:“对立统一关系,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切忌唯心主义-想当然。”


温馨提示:
本系列专栏案例均在夏紀真老师的网站发布过,经作者本人修改和补充后,由本公众号发布,以满足当下年轻人互联网浏览习惯。
#
实战案例专栏 / 案例59
话 说我在做NDT检测工作时遇到的故事……。
有一次我的客户告诉我,他们的机器出现工件断裂事故。
为了防止重复事故,他们在相同位置拆下一组共4件交给我们做NDT,并且说:“无论你们用什么方法都要准确地找出裂纹,同时想出一个能在现场不拆开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我们对他们交来的4个工件分别做了RT、UT、ET 和PT四个方法,都可以找出裂纹。
在4个之中就找出一个有裂纹,也就是说有1/4的机会!
全程共有200多个同样的工件,使用工况和时间也相同,照此推理,我们认为《必然》有可能出现裂纹的机会率有25%,而且客户也认为是的,他们说这工件机加工成90度锐角很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断裂,要求我们立即到现场进行全部检测(UT、ET)。
我以为《必然》会找出很多裂纹,却没有想到全部检测后未发现任何裂纹,客户也不相信没有裂纹。
3个月后要我们再全部检测一次,还是未发现任何裂纹。
现在已过去很多年了,也没再发生断裂事故。
这件我自以为是《必然》的事件却发现是《偶然》的事件。

另外一次是去年(2014 年),我有个客户,他们刚安装使用几年的电梯刹车装置中的一个拉杆轴断裂,他们请教我用什么方法可以在不拆开的情况下检测,在我详细查看他们提供断囗图片和图纸后,我教他们做超声波捡测,很快他们在相同位置找出一条有裂纹的拉杆轴出来,并且立即拆开复检,果然是裂纹。
客户扩大检测全部50多根轴检测,他们检测完后打电话告诉我说全部OK没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我放心不下就打电话给他们,叫他们把每一根轴的波形图电邮给我看看。
他们很快将他储存的超声波波形图电邮给我,我再详细查看每一张波形图,吓我一跳全部都有可疑缺陷回波。都在同一位置 而且正是之前出现断裂的位置。
我马上通知他们说有问题。
他们不相信地说:“这些拉杆轴全部瑞典设计和生产的,怎么可能全部有问题呢?”(老外的产品就一定好吗?)
我 问他们可否让我到现场亲自再做一次超声波检测?
如果有可疑缺陷回波,再拆开一个看看好吗?
他们考虑后说在他们仓库里还有一条同批次的备用件可否先拿给你看看,因为电梯正在使用中不方便停止。
我说好,他们很快带着它和他们上次用来检测的超声波仪器到我公司。
我让他照他上次检测的设定参数来检测这根轴,检测后得到的波形图与之前在现场检测的50多根轴一样,再仔细一看在轴的台阶位有明显的环槽车刀痕(见附图)。

正好这个外国厂家的专家在香港,给他一看:“啊!我的天啊!怎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他大叫地说。
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很坦白地说是厂家生产时产生的问题。
懂机加工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自动化生产时车刀破损造成的缺陷,快速生产线上一有问题就肯定是一大批的了。
这个位置是非常受力的,难怪使用不久就断了2 根。
为什么检测人员会觉得没问题呢?
我不明白一贯重视质量的老外怎么也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这次我的客户都以为是《偶然》的事件却发现是《必然》的事件,我也觉得他们的思维有问题。
后记
我在与我90岁的老爸讨论这问题时,什么是《必然》和《偶然》?
他说:“你们是《想当然》!做什么事都以为自已经验丰富就《想当然》判断结果,不出错才怪!”
老人家给我当头一棒!
让我们醒觉,特别是从事NDT检测的人要记住,凡事都有《必然》和《偶然》,千万不要《想当然》。
正如珠海北京理工大学游泳院长总结的那样:“对立统一关系,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切忌唯心主义-想当然。”
2015年9月18日在手机上写下供各位NDT借鉴。

关于作者

黄建明 ,长期从事在役无损检测技术工作近40年。任职于香港安捷材料试验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应用物理(无损检测方向)”本科专业兼职教授。美国焊接学会会员,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暨无损检测分会理事。英国焊接和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发证章程(CSWIP)焊接检验督察,英国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发证章程(PCN)II级焊缝射线照相评片员,美国焊接学会(AWS)高级焊接检验督察,AWS焊接导师,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NT)NDT检验师-UT、RT、MT、ET III级(高级)技术资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RT、UT 3级(高级)技术资格。
联系方式:
邮箱:kmwong@aes.hk
公司:香港安捷材料试验有限公司
/ END /
本公众号将会持续分享黄建明老师的实战经典案例,欢迎订阅,持续关注!